----- ----- ----- ----- ----- ----- ----- ----- ----- ----- ----- -----

月上中天心緒亂,涼夜思不散,
滿盈卻照人紛轉,來去總糾纏,
窗高莫阻衣寒單,燈明卻礙微星閃,
台有茶熱,榻有被暖,何不早道晚安?
----- ----- ----- ----- ----- ----- ----- ----- ----- ----- ----- -----

送你回家時,看著你開門、閉戶、上樓、亮燈,才離開。
電話中道完再見,還要等你無聲、「喀搭」掛了電話,我才掛斷。
在MSN上敲完第47遍晚安,還是會呆呆掛在電腦前,看你會不會敲出第48遍。

如果你站在門前等我離開,我也會站在門口等你上樓。如果你說完再見卻不掛電話,我也仍會在另一頭等你掛斷。如果你真的敲了第48遍晚安,我就會回你第48遍晚安。這一次次就造成了尷尬的牽絲。

所以一直以來,我都有牽絲的習慣。
我之前老是覺得,目送別人離開的人或等待著什麼的人,似乎都比較淒涼(背景會有風咻咻的吹,一片葉子飛過)。所以如果由我來扮演這個角色,我就可以毫無顧忌的自傷、自憐、自怨、自艾(甚至對一些比較敏感的人,我還可以造成他們的內疚與憐惜,就像小林玉美的替身能力-「心鎖」一樣)。然後,我就會學史麥戈,一邊相信主人一方面又對自己說,主人根本就不需要史麥戈;然後一手抓著魚,一邊痛苦的叫「歐~主人絕對不會拋棄史麥戈的……」。(悲到最高點,心中有四郎啊!)

這大概是敗犬的習慣吧!為了害怕再受傷,為了害怕期望落空,所以一開始就把自己丟到一個很淒涼悲慘的環境裡(有趣的是,這個淒涼悲慘的環境,通常都還是自己營造出來的),一邊需索無度的向別人乞憐,一邊拍拍自己的肩膀對自己說:「你的難過我懂」,然後跟自己玩著莫名其妙的追逐尾巴遊戲。

根據「不是垃圾不成堆」理論,這樣的習慣,也會吸引許多類似性格的人靠近。久而久之,就變成一種集體的「舔傷口運動」。大家彼此哀怨的舔來舔去,就算沒有傷口,也要去舔舔對方的眼淚,舔舔對方的哀悽,甚至發展出一種互慰的情誼,然後雙方誤以為這是友情,這是愛情;最後見了個鬼的,就天長地久、海枯石爛起來。等到某一方傷口復原、信心重建之後,終於可以灑脫的離去;另一方就會啜泣著說:「我就知道,我這輩子是得不到幸福的….」,然後繼續等待下一個來舔傷口的人。這根本就是交叉傳染嘛!

根據〈國家傳染病防治法〉,敗犬病的病患最好加以強制分開隔離。現在,我準備在三十歲那年要出院,但是,身邊卻仍然響起一片舔來舔去的「啪搭」「啪搭」聲……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mars568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