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---- ----- ----- ----- ----- ----- ----- ----- ----- ----- ----- -----

這部片,海角七號根本不是重點,
而且也不關梁文音、日本戰敗、遣返船、老友子的事

這是一部包裝著南台灣、青春、浪漫、愛與夢想的.....群口相聲劇,馬拉桑!


----- ----- ----- ----- ----- ----- ----- ----- ----- ----- ----- -----

萌小蘿
















↑ 圖片是從女主角-田中千繪的Pixnet Blog 偷來的。挑這張的原因,只因為我是蘿莉控。= =


從幾年前開始,每當看完國內的創作及演出,總是有一種莫名的不適感。而這份不適感,終於在《海角七號》一片獲得解釋。

之所以會這樣說的原因是:如果說一部演出,其目的可以簡單的推測為「激起觀眾的情緒共鳴」,那從喜劇入手無疑是最好的方式。畢竟把一個人弄笑之後,只要創造出高反差,就可以很輕易的把你弄哭、弄生氣。所以當你因為可魯,爆出那一句:「哇!好可愛喔」,或是因為茂伯的一句台詞,爆出你捧場的笑聲。那你的情緒防衛,就在第一時間被瓦解了,之後整個演出要把你帶去什麼地方,也會變得較為容易。

這是早年舞台劇常用的方式。畢竟花上這麼高的票價,如果在舞台上鋪一個悲劇梗,就花了45分鐘,那還沒到高潮與衝突,觀眾大概就已經睡倒一半。所以先用諧趣把觀眾帶進舞台,並在諧趣之中鋪排線索,之後再慢慢把網子張開,很快的把你捕捉到悲劇裡,原本一個普通的事件,立刻就帶來了戲劇的張力。

不過,這只是手法。並不是演出的靈魂。

一部戲最重要的地方,難道不是故事的完整度跟主旨的鋪陳嗎?這一點,我在《海角七號》中,並沒有太深的感受。尤其在導演場的最後,有觀眾對魏導提的問題是:「您拍攝這部片子的初衷是什麼?」他回答:「我希望劇中所有的人,都可以透過音樂的連結,而獲得治療」。我想,導演的確這樣做了,可惜的只是劇中角色們,其實….都沒有傷得很重啊?以致於整個治療過程中,我們只能看到貼貼OK繃、塗塗紅藥水、在鼻樑貼上「X」的透氣膠帶與棉花(只因為貼橫的會擋到眼睛,貼直的會擋到鼻子)。

至於很多人提到,劇中有丟了很多點,例如「城鄉、家鄉、離鄉」、「對自由的追尋」、「對情感的依靠」、「對人文的重視」、「對這片海的美」、「對音樂的執著」,可以讓大家好好想一想。可是這些點,並沒有獲得更好的對待。在衝突應該被激化的時候,爆笑點了!在情感需要沈澱的時候,爆笑點了!在問題應該獲得解決的時候,爆笑點了!在我們應該更深入一點去感受問題的時候,媽的,又爆笑點了!所以,大家看得開開心心、歡歡喜喜。

我想,這其實是一種「梗吃到飽」的問題(尤其是快釣、快殺、快烤、快吃的綜藝節目特性使然),所以往往造成進食時的興奮滿足感,進食後卻消化不好、營養不良。但是因為進食時,觀眾基本的需求已經被滿足,之後的消化不良也就變得比較好接受一點。況且,只是看電影(或一齣戲),並也不會真的帶來腹瀉、脹氣、排便不順等副作用,因此觀眾的接受程度就更高了。

不過,優碘當然還是有(導演都說要治療了)。音樂下得準確,大部分演員的表現自然,風光明媚,某幾個角度的范逸臣,還算是有著青春的肉體跟不錯的下巴角度。對230元的花費來說,不覺得浪費就是了。

----- ----- ----- -----

私以為…把日本教師跟老友子小姐、情書、小包裹等情節刪去,並不會影響這部戲的主體。只不過把那些橋段抽掉,這部戲還能叫《海角七號》嗎?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mars568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6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