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---- ----- ----- ----- ----- ----- ----- ----- ----- ----- ----- -----
我知道我做的事情很任性,那是因為我覺得現在還來得及重新來過……(遙遠的小鎮)
----- ----- ----- ----- ----- ----- ----- ----- ----- ----- ----- -----

我的父親,約莫是在26歲的時候成家,那是距離我現在年齡的四年前。我不確定在那個時候,他是不是已經有成家的打算;又或者只是因為我,所以才結婚(XD)。但是至少我今年30歲,卻還沒有動起想結婚的念頭;大概是因為地球溫室效應與氣候變異吧?在確定拳四郎會出現之前,我不想讓自己的小孩,面臨末世的不確定。所以,我猜想在未來,我成為父親的機率似乎也不高。
在這個週末,公司主編信宏哥塞了幾部漫畫借我,其中有兩部都是谷口治郎的作品:《父之曆》、《遙遠的小鎮》。這兩部作品,都對焦在「家庭」與「父親形象」上,可能是作者對這個題材的偏愛,又或者是作者幼年記憶的投射與延伸。《父之曆》是一本單集完結的漫畫,內容敘述主角在父親的守靈之夜,藉由守靈的親朋好友口中,重組父親在世時的歷史,並拼湊出主角刻意逃避的父親形象。《遙遠的小鎮(上)(下)》則是敘述主角(一名中年男子),在某一次的出差回程,掉入時光裂隙(時光裂隙是我加的,總之就是回到過去啦~)回到他十四歲的時候;重溫當時的校園生活、家庭,並探究父親離家消失的原因。
不過因為我不想寫評論,所以就來寫感想吧,記錄一下對於「父親形象」的這個主題:
一般來說,單親家庭出身的孩子,對於家庭或是父母親的狀況,多少都會有一些刻意的尷尬或避談;但是對我來說,我在這方面卻沒有什麼疙瘩。雖然我也不得不承認,在我的性格上,受到父母親很大的影響(或反動);但…,就算是正常家庭的小孩,也會受到父母親影響吧?所以我並不覺得,性格受到父母親或家庭的因素涉入,會有什麼詭異的地方。
不過我的父親形象,倒是一條很有趣的路途,因為我在青少年時期,極為崇拜我的父親。他在某種程度上富有魅力(他是天蠍座的…),喜好閱讀、對於烹飪與園藝都還算拿手(他煮的菜比我媽煮得還好吃,不輸外面的廚師),他也喜歡釣魚和看棒球;而且他談吐優雅,在我與他相處的十幾年之間,沒聽他罵出過一句比較粗魯的話。在我小時候,他也給了我一整櫃的書,包括諸葛四郎全套的漫畫以及平東、平西、征南、掃北,外加一堆奇怪的古典小說;並且他也是我在掌故與僻典中的啟蒙者。

他很少反對我做什麼,只要那件事情我自己已經想清楚了,他就不再阻止;而且在國中時,他會幫我倒酒、幫我同學點煙,還當著我們一群小毛頭的面虧妹….。這種父親,實在是太酷了(唉~在真心話的遊戲中,我猜不透我老爸;在大冒險的遊戲中,我遠遠比他還保守)。他的工作則是個化妝品的業務經理,所以他身旁總是圍繞許多專櫃小姐以及美容沙龍的美容師(那個時候,我還不會因為這一點而崇拜他,雖然現在可能會~XD)。
但是在我媽的敘述之中,他則是一個沒有責任感的男人,因為他不負擔家裡的經濟、習慣性的對妻子不貞,甚至在很多時候還讓妻子為他受苦。所以後來,他們離婚了。而我對我爸最大的怨懟則只有一件事,那就是他「辜負我媽」(讓女人哭的男人,是很可恥的;但如果女人本身就愛哭則不在此限,不然楊宗緯真是壞極了..)!
到目前為止,我仍試圖把父親比較正面的特質,在我自己身上做比較好的呈現(雖然往往會出現「畫虎不成反類犬」的效果 = = );並且,我也試圖將他比較負面的特質,摒除在我之外(又雖然,在這方面竟然出現「入木三分」的血緣詛咒….凸)。但是這種種,只確認了一件事情,那就是我受我老爸的影響很深……。

因此在高中讀了王文興的《家變》,大一看了屏風的《也無風,也無雨》時,我其實還滿希望我的老爸能就此人間蒸發,留下一些比較好的影像在我心中(呵~真是大逆不道、天理難容)。不過他現在倒是還活好好的,在內地跑路中…= =,並三不五時來索討一些生活費。漸漸的,隨著他美好形象的剝落,我衷心的希望,他能夠有一個平穩祥和的晚年……這就是我的父親形象。
我不確定主編葛格做這個系列的推薦,只是因為純喜好,或是基於某種對家庭議題的想法(主編葛格是金牛座的)。但是這個主題,成功的引出了一些我對父親的絮絮;而這些,本來在看完張大春《聆聽父親》時就想寫的。但是《聆聽父親》充滿了家族史料,對於我這個只能上溯一代的人而言,放在那邊實在是太單薄了…,用這兩部書帶出來,剛好。